5.佛教的根本是舍贪心
一、外道以恐吓惑众
“恐令失心”,吓唬你,让你失掉了心,他都是吓唬你,凡是外道没有一个不吓唬你的。也是今天早晨,那个自称每天宣扬她恩师的法那一套的女的,她说我把三十年的经验传给你,你如果信我,你就节省了三十年的时间成道;你要不信我,你就再修三十年。你看这是不是外道?
信我,我是善知识,自称成无上道,这是网上最活跃的一个女的,刘某某。你们看看,都是这一套。信的人很多,我看那些“钢丝”都是大几千。这不是恐吓吗?你信我,你就能够节省三十年的时间,马上就有好的结果,我把经验传给你。你要不信我,你还得再三十年,你信不信?你马上就得信我吧?这是最小的恐吓。
最大的恐吓就更不用说了,你这个月有血光之灾,你信我,你这个血光之灾就能破。这是恐吓吧?你今年是本命年,有什么灾难,大家都信,怕灾难呐!他说我能给你破灾难。凡是外道都是恐吓。
佛法讲因果,没有恐吓。佛教正法告诉你,你是个善人,你永远处在善的环境;你是个恶人,你马上就会得到恶的报应。如果你修无上道、清净法,你就会离开六道轮回,当下往生极乐世界。这哪里有吓唬呢?完全讲的是因果。
真正的正法没有一点是吓唬你的,就是告诉你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做的恶事,想躲是躲不过的。这不是吓唬你吧?你杀了人还想得奖赏呢?所以这些都是很清楚。恐令失心,就是用恐怖俘虏你,让你失掉自控能力。
“所过之处”,只要你跟他接触,你只要信他,那么“其家耗散”。你信了他了,你要增福、你要免难,那么你得乖乖给他掏很多钱。刚才我说了最低是六万六,我看到的,六万六,叫六六大顺。
一个普通老百姓六万六需要多长时间地积累呐?我看大家现在都是两三千的工资,劳保也是两三千,一年下来就是两三万。六万六是几年呐?不吃不喝三年。这是不是“其家耗散”呢?这就是现实。所以我们要真正把佛教的精神跟现实的状态联系起来。
二、佛教的根本是舍贪心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教的根本是舍掉贪心,这个要很清楚的。舍、得,就说你这个世界是贪心来的;这个六道轮回是你生生世世的贪心造成的;三恶道更不用说,是你生生世世的贪嗔痴造成的,所以要想出三恶道,要想出六道轮回根本是舍掉贪心。贪就是杀、贪就是淫、贪就是盗、贪就是妄语。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舍贪。
所以修六度,发了菩提心要修六度,六度的第一度就是布施。所以我们这里皈依,我最后有一项,我说你们来供养我,我就教你们如何改变命运,你供养三宝舍掉贪心,你就能够离开六道轮回。你供养我一分钱也行,我是让你知道如何改变命运。我们寺院都是很实在的,我不怕别人说我这个贪心,问徒弟要钱,我是教你如何舍掉贪心。
所以释迦牟尼佛创办佛教,一开始就是让弟子到处乞食,大家看了,一个人拿着一个钵,托着钵到各个地方去乞食。乞满了就回来,不多余,够吃了就回来了。包括他自己在内,每天出去乞食,乞食就是舍掉贪心。而且三衣一钵,就那一个吃饭的钵,身上穿的三衣,五衣、七衣、祖衣。
出家人的财产,真正释迦牟尼佛规定的就是三衣一钵。不是现在,现在我们出家人哪个是三衣一钵?我的衣可多了,大家供养来的,不是我买的;我那碗也可多了,木头碗、瓷碗,大的小的,都是大家供养的。就说时代不同了,那么三衣一钵在这个时代不存在了。但是你修行人,你必须是脑子里面要有一个三衣一钵的概念,不贪那些东西。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尽管我那衣服那么多,大家去了我那,我那都是公开的,像是那个商店一样挂在那。我穿衣服我不选择,大家给我洗的衣服放在那,我随手拿见哪件穿哪件。我脑子里面没有这个想法,这个衣服怎么好,我应该穿什么衣服,没这个概念!
就说在现在这个状态下,物质条件变了,出家人如何修这个舍心呢?以穿衣服为例,我不去追求那些东西,就是有好几件衣服,我也是随便拿起来穿。你们看见我,常年就是穿的这几件衣服。我那衣服可多了,还有时髦的、还有名牌。我的袜子都是有窟窿的,你们看见没有?我那好袜子可多呢!就说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在家也是这样——我不贪。
包括吃饭,过去是化缘一钵,够吃就行了。你看见我现在吃饭,我吃得多一点?我连你的三分之一也不够,我吃一点就行了。我就是你们供养我的那个饭在桌子上,再好的我不吃完,我总是吃一两口剩下了,我不贪,这个给你吃,你拿回去吃去,我就这个心理。
所以我们修行人时时刻刻要舍掉这个贪心。我那屋子里,我跟我的这些徒弟,无论出家在家,你喜欢我什么,拿走,你拿走。这是真的,你要吗,拿走、拿走、拿走。绝不吝惜,因为我有这点衣服就够了。
我这双鞋,你们看我穿了多少年了,这是今年换了一双鞋,我过两天天气暖和了,我那双鞋大概穿了多少年了!这不是表扬我,我从来不是夸我是善知识。我是告诉你,我们作为修行人,这个心里、这个持戒、摄心怎么做,这个不贪怎么做。
所以,释迦牟尼佛让自己出去乞食,那是那个时代,现在我看没有必要。佛教的东西是依时而行的、依缘而行的、以境而定的,现在我们要去乞食,我觉得不应该,那是表演。
用得着你乞食吗?大家给送来那么多,你看每天供养的那些,你们都看见,水果也好、米也好、油也好,我再假装弄上个钵去那乞食去,我说这就是贪心。贪什么呢?贪别人认为我是个真修行人,认为我是个善知识。是不是贪名誉呢?所以我们要真正联系实际,修行就是摄心,修行就是修清净心,修行就是去掉贪心。
所以去掉贪心,“成菩提道”,贪心去了就是戒定慧。所以修三无漏学的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熄灭了贪心,嗔恨心也没有了;熄灭了贪心,愚痴心也没有了。所以把贪心去掉,那么就是菩提心。大家想,如果不明白菩提心,这很简单,只要把贪心去了,剩下的那个心就是菩提心。
你比方,很简单,你吃饭的时候不要挑,拿过来啥吃啥。我吃几口就行了,这个时候我没有贪心。没有贪心吃那个饭,我是不是清净心吃这个饭呢?我是不是菩提心吃这个饭呢?现在看那个网上同学聚会喝得上吐下泻,吃得呢稀里糊涂,要不做那些低级的动作,是不是?要不吵起来了,家属找来了,打起来了。你看那个贪嗔痴当下表现。
所以佛教就是这么实在,我们要落实到真正的生活中。因为我们修的是心。明白吗?
三、佛教比丘决心不再轮回三界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那是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不自己做饭,吃的都是化缘来的。“残生”,那么都是别人家已经做了,布施给我们的。“旅泊三界”,能够在三界里面超出三界。现在虽然在三界,但是属于旅行而来的。有了清净心,离开了贪嗔痴,那么就能够出三界。
“示一往还”,就说现在在三界里,我下一生中就不在三界了。这就说我们真正的修行,当下就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跳出三界。这很具体的,只要你离开了贪心,你就没有嗔恨心、没有愚痴心,当下就是清净心、当下就是菩提心。
那当然像我们寺院里面临终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很容易,在我们寺院这个条件下,都能够临终达到这个状态。是不是“示一往还”?下一生中就不来这个世界上了。那么至于我发愿,到了极乐世界我倒驾慈航,那是倒驾慈航的问题,不是我因果来这个世界上的,是我自愿从西方极乐世界来普度众生的问题。所以就从此离开了三界,离开了六道轮回。
“去已无返”,那么再不回来了,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修道,修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上品上生,我就可以回来度众生。所以这些都是很现实的,不是我们念一念,所以你学佛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的实际,现在,就是我刚才讲的那些,联系你自己的实际,联系你家庭的实际,二福女也好、愣四高也好,一定要从实际去修行。
这很简单,我通过我们每一个送往生,就能够总结一个经验。比方我们这一次就看到,我们这个往生的亲属里边有真的二福女,她就不听话,自我断送。她不配合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别说我们。所以我们这些地方都真正应该清楚,佛法如何现前,各自在自己的本位上如何去修行。(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5年3月30日
文字整理 | 圣心居士
校 对 | 耀荣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