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每日楞严信息详细
每日楞严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png

20250817宣讲《楞严经》_1

00:0015:12

1. 以四依法修行(1)


一、依法不依人

各位,末法时期我们真正的佛门弟子修行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魔强道弱显现得非常明显。比如,现在释某信的出现整个搅乱了佛教这个好的形势,使许多信佛的人对于佛教的信念产生了变化,不信佛的人对于佛教的攻击、污蔑比任何时候都盛、都烈。

如果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对待?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早有预言:对于佛教的这个复杂的环境,佛魔并存、邪正并存、美丑并存。这种状态下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何辨别?所以释迦牟尼佛早有预言,所以他老人家就告诫我们要以四依法来鉴别。这就是佛陀的英明,佛陀的伟大。四依法正是分辨这种混乱状态的四个法,四个标准,四个原则。

比如第一,教导四众弟子依法不依人。依是依靠法就是释迦牟尼佛、三世诸佛讲的真理。你要想修行,最终达到成佛的目的,当下解决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问题,那么你要遵从依法不依人的原则。你要依据真理来判别是非,你要依据真理能够坚定自己修行的信念,不要依人。

我们讲《楞严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楞严经》讲的宇宙的真理、人生的真相就是真法。“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宇宙观;“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是世界观;无我奉献是人生观,这就是佛教的核心的法。

空性、因果、无我,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这样的。你要依这个法来修行。念佛,以空性、以因果、以无我奉献来念。打坐、持咒、做功德等等都以这个法来修。这不就好办了吗?我们依这个法当下能够离苦得乐,减少烦恼痛苦,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就佛道,就以这个法来修行。

不依人来修行。人是变化的,你搞不清,而且这个人今天在,明天不在,那么你跟着这个人走就离开了真理。比如以释某信为代表,他好,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好跟你有没有关系?他好,你就好了?跟你没关系吧?他好,你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行吧?他坏,跟你有什么关系?他坏,影响你了?你也坏了?他坏,你就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是不这样?

所以末法时期出现的问题就是依人不依法,跟着这个人走。比如我是你们的师父,你们很尊敬我。我要变成释某信了,你还学不学佛了?你说师父也成了释某信了,你是不是就不学了?你是不是就不了脱生死了?这对吗?所以将后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是一个释某信,可能有更多更多的释某信出现,希望你不要受他的影响。他只能代表他,不能代表法。你是依法,不是依人。

末法时期我们看到的是依人不依法那么就错了,你必然走上邪路。那么你在这个抖音上看,尽是讲邪法的人,好些人很崇拜,就跟着这些人走,甚至喊万岁,那么你就上当了。有的人在微信上讲我那个师父如何如何好,你们要跟他学,对吗?

我们是跟佛教的真理学,比如跟《楞严经》学,跟《法华经》学,跟《华严经》学,不是跟谁来学。我想我们观音院的四众弟子要首先明确这一点。我为什么全年讲经就是让我们大家依法,不要依人。这是解决末法时期混乱局面,影响我们修行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这叫依法不依人,大家要记住。

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第二,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是讲的法呐!有的是了义的法,有的是不了义的法。什么是了义的法呢?“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这就是了义法。再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讲实相无相、无不相的大法就是了义法。

实相——如来藏性,无相吧?如来藏性无相吧?整个宇宙清净本然,无相吧?实相是无相的。无不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是不是无不相呢?所以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如果他讲的法就是讲的空性和因果和无我奉献,这就是了义的法;离开了空性,离开了因果,离开了无我奉献,就是不了义法。

那么抖音上看,除了少数梦参老和尚等等一些公认的高僧大德,其他都是不了义法。现在最有影响的一句话:方丈都背叛了佛祖,你还不能释怀。就说你还信啥呢?你有什么可信的呢?世界上唯有挣钱是真的,唯有身体好是真的。你看这坏不坏呢?离开了空性了没有?离开了因果了没有?离开了无我奉献了没有?就说依了义、不了义来区分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这很好区分了吧

所以我们作为真正的佛教徒,听了《楞严经》以后就能开悟。对一切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就叫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我们就要修了义法,修了义法就能够离开六道轮回。修不了义法,永远在六道里轮回,而且末法时期连人身都保不住,是三恶道。比方像抖音上胡说八道的这些人,绝对是三恶道。因为他们误导大众,不信因果,那全部都是不信因果。

所以我们这就知道依空性、依因果、依无我奉献,这就是了义法。离开了空性,就把一切都认为是真的了,就追求财色名食睡,就是刚才说的唯有挣钱好,唯有我身体好,其他都是假的。那就完全违背了了义,进入不了义,那当然承受的是恶果,这是第二个依。

三、依智不依识

第三个依,依智不依识。“智”是佛教的般若,般若就是空性,空性能生万法,万法不离空性,这就是般若智。所以证到了空性,就能够“波罗蜜”到彼岸,成就四圣那么证到了空性就能够千百亿化身度众生。因为空生万法“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空性生万法,万法归空,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这就是般若,这就是智——佛教真正的智慧。依这个智来衡量,修这个智。

“识”就是我的认识,我创造了一套。我们看网上那些人都是自我一套,马有马套,董有董经马讲马经,董讲董经,是不是?各有一套,这一套完全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念、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我相我执创造的一套东西。(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50817

文字整理 | 耀昌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