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四依法修行(2)
一、依智不依识
大家看看,我给你讲这个提纲,你就看。所以我看抖音就是来区别当今末法时期,这些人是如何以邪压正的,以非法否定传统文化和佛教的,都看。
依智。所以我们修行是修行的空性的智慧。《心经》从头到尾讲的是智慧。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空性证到了,五蕴、我们色声香味触法、我相也没了,我执也没了,所以五蕴皆空,这就是智。
修行修的是智,开智慧。《楞严经》就是开智慧,开了智慧才能够般若波罗蜜,般若——智慧,波罗蜜——到彼岸,离开六道轮回,了脱生死,这就叫依智不依识。
所以我们真正的佛教徒是开般若智慧的,就是“色就是空,空就是色”,空生万法,万法归空。证到这个智慧以后那么就是佛菩萨的状态,清净法身,就是空性;圆满报身就是无始以来无私奉献的戒定慧的庄严;千百亿化身就是空性生的万法,万法又归到空性。所以修佛教的般若智慧就能够证到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你明白吗?
所以我们修行要开智慧。明心见性就是开智慧,一心不乱就是开智慧,三密相应就是开智慧。明心见性跟谁见性呢?跟谁相应呢?跟如来藏性相应、跟空性相应;一心不乱跟谁相应呢?跟空性相应,空性才能一心不乱;三密相应跟谁相应呢?跟空性相应。这就是依智不依识。明白吗?
所以我们修行根本是要去掉我相,这个假相,叫无我奉献;去掉我执,我现在的观念思维,全部是错误的,要自我否定。
建立什么观念呢?依智不依识,就是佛教的空性观念,实相观念、无相观念、无漏观念、无为观念、无著观念,这些无的观念。这才能够了脱生死。
凡是追求有,有相,这些全部是离开了智,进入识,这就是现在的世法。刚才讲了,都是假的,唯有挣钱是真的,唯有健康是真的,这就是追求的有相的六道轮回的东西,解脱不了。这样的理论推广下去,误导大众,必然堕三恶道。这是第三依智不依识,我们自己要进入般若智慧,不要听网上面那些依识来胡说八道的那些理论。
二、依义不依语
第四依义不依语。义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空性;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因果;无我奉献就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跳出三界,成为四圣。所以依这个真实义来修行。
不依语,不是依华丽的语言影响别人,不是凭那些华丽的语言,跟着华丽的语言的歪道走。这是一个意思。你看网上那个表达能力强的,那个长得漂亮的,说话声音清脆的、好听的,影响人。依他的华丽的语言,那些网上误导人的都是华丽的语言,都一个比一个会说,包括贪官污吏,会说不会说?比你会说吧?不然的话他当不了官呐。以这个为例,依他那个语言而误导大众。
我们真正理解了佛教的真实义,那么你就不要受那个华丽的语言的误导,这是一个意思。另外我们讲经说法,比如我讲经说法,我不能死搬那个语言。
释迦牟尼佛的语言是二千五百年以前的语言,是印度的语言,翻译过来也是唐朝时期的语言,我必须把这个语言变成现代的语言。变成愣四高也能听得懂,二福女也能听得懂,有知识的也能听懂,没知识的也能听得懂,各行各业的人都能听得懂。传播真实义,这就是所有的大德高僧,真正讲经人的一个根本方便法。如果你死搬硬套,就用佛教那个专用语言来讲,听不懂,大家也不爱听。
你看我讲的都变通了吧?都把佛教的语言变成现代语言,甚至变成内蒙语言、呼和浩特语言,什么愣四高呀、二福女呀,它是这个样子的。所以用佛教的方便语言来传达释迦牟尼佛的真实义,这样的话才能够弘法利生。
所以我们许多人咬文嚼字,许多人看了佛经,特别是知识分子就卖弄那个语言,用深奥的语言在别人面前宣扬自己,知识渊博等等,吓唬别人。这都是违背佛法的。
所以真正的佛教的语言是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地域的不同,随着民族的不同,来适应大众的,把真正的真实义传播给大众。明白吗?所以我们真正要把佛教变成活的东西,变成真实的东西,要能够让我们大家能够接受,能够变为行动,能够弘扬,那么必须遵守这四依法。这多实在呢!离开哪个都不行,离开哪个你都进入邪道了。
所以作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不容易!你必须深入经藏,你才能够真正以四依法来修行、来弘法、来影响别人。所以我们常年讲经,根本是解决这些问题。你想一想,不来讲《楞严经》,不来听《楞严经》,你能明白这些道理吗?你必然在末法时期越走越糊涂,你必然随时随地就受到歪门邪道的诱导。
那网络上那些语言攻势多凶猛呐!大家一看,看了看,哎呀全部是那些。你看看,我看那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后面那个钢丝的那个点赞的数量最大,几万、几千,这就是末法时期魔强道弱,不知道真假、好坏、是非,佛魔存现的混乱状态。
所以这些东西,我们大家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佛门弟子。
三、发菩提心得金刚众护持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
这里强调的是菩提,而末法时期根本的是缺乏菩提。念佛缺乏菩提,所以念佛的千千万,往生的寥寥无几;打坐的千千万,开悟的明心的寥寥无几;持咒的千千万,三密相应的寥寥无几,根本问题是缺乏菩提心。如果你不听《楞严经》,你就不知道菩提的真实义。
菩提心概括起来讲很容易叫上求下化。这很简单,菩提心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两个东西。那么具体呢?具体才是真实的菩提心,成佛道是遥远的事情,不是你今生的事情,下化众生,真正度众生也是成佛才能度众生,而把菩提心真正要落实到当下才行。
比如我们当下的菩提心,在这一生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一步步地成佛,这叫菩提心,多具体呢!我们每个人都能当生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正法道场,我们寺院显现的。
那么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我个人享受,我要倒驾慈航度众生。我现在自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也要影响周围的人,我的亲朋好友一块求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我时时处处想着利益众生,影响他们信仰菩提心。
佛教里面这叫做愿菩提心跟行菩提心结合起来的。我愿最终是成佛,广度众生这是行菩提心,愿是成佛。就近呢?我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我要好好的修行,我要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利益大众,带领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叫行菩提心。这都很具体吧?这就是当下我们要做的东西,不是遥远的东西。
所以佛教这一段里面特别很清楚,金刚王菩萨有无数的护法在整个宇宙界活动,无数尘沙的金刚王的众(眷属),这里指的无量千百金刚,就是专门来护持发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菩提心,这里很清楚,金刚藏的千百无量金刚是不护持的,这里要很清楚的。(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5年08月17日
文字整理 | 耀高居士
校 对 | 耀荣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