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法师开示信息详细
法师开示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开示.jpg

临终往生极乐世界是最大的福报


好,大家吉祥,阿弥陀佛,我们禅茶会开始。

这里有几个问题:

1.弟子:老人往生后怎么样处置骨灰,对老人和后代子孙更有益?

处理骨灰要按照民俗来处理,愿意葬,那你就葬;愿意把骨灰存在什么地方就存起来,这个没有固定的模式,入乡随俗,大家子女们商议怎么办好,就怎么办。骨灰对后代并没有什么影响,大家学了佛很清楚,死了以后灵魂已经离开了肉体,骨灰呐是没有灵魂的遗物,所以民间嘛,要祭拜,祭拜就是孝心,孝心对后代有影响,不是骨灰对后代有影响,所以对着骨灰尽孝道、传承孝道这才对后代有影响。这一点我们要清楚。

2.弟子:如何理解介入别人因果?

我们做为佛教徒,时时处处要以慈悲心对人对事,善待一切。你善待就好,你影响他,种好因,得好果;你不要影响他种坏因,得坏果,所以佛教徒一切都是以善、慈悲,影响自己,影响他人,影响环境。但是无论民间也好,无论佛法也好,特别我们佛门,有的人倡导不要多管闲事,这是所谓的老法师的话,你认为对吗?你儿子杀人你管不管?所以我们真正明白佛法以后,不要受到他人的邪教、邪法的影响。我刚才讲了,佛教徒真正是慈悲心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他人的命运,有这个基点就可以正确的处人对事,离开这个基点就不是佛法。

3.弟子:在家居士如何真实升起出离心?

我上一次禅茶会其实讲了这个问题,我们不管是出家、在家,首先要觉悟,觉悟就是出世。我们最明显的觉悟,最现实的觉悟,就是当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终成佛。如果我们真正升起了这个觉悟,这就叫悟,有了这个悟性了,你的出离心自然升起来了;如果没有这个悟性,你的出离心升不起来。在家也好,出家也好,我现在学佛最直接的就是当生要出离,出离这个娑婆世界;当生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真实愿望,当下就要落实的。

比如我们寺院在这个问题上是很明确的,每年送走很多往生者,如果你建立这个人生的目标,现在的人生目标,当下的人生目标,那么你出离心自然升起来了,你就不会过分地贪恋世间法。这很简单,你留恋这个世间法,你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这我们送往生很明显地证明这一点,亡者放不下,往生不了。只要放下了,很快就达到往生那个效果,全身柔软,面带微笑,如入禅定,身无病苦那种欢喜的局面,就是至心信乐的局面。那么到了火葬场,冻了以后还是软的,这就是当下真正出离心的结果。所以在家的居士真正的出离心是建立在我这一生就要了脱生死;我这一生中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就出离心建立起来了。就这么简单,也很难,因为你放不下,所以这里我多年来看到我们这些老居士,念了一辈子佛最后放不下,结果是很惨的,只要放不下就是三恶道。

4.弟子:吃饭时里面发现一只飞虫,这个面是倒掉呢?还是吃掉呢?

那一个虫子就让你倒掉面了?你应该还是慈悲心,把那个虫子捡出来,念上三遍《往生咒》,超度它。你继续吃你的面,所以我们一切都建立在慈悲心的前提下,你哪个问题都好处理。所以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这是我们做为佛门弟子的根本心、根本愿,一切法都是建立在这个根本愿的基础上。所以我们现在拜地藏忏,我再三跟大家强调,地藏菩萨的愿——大愿法门是一切法门的根本,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都要以地藏法门为根本,就是这个原因。以愿起行,我们有了出离心,就有了出离心的行动;有了慈悲心,就有慈悲心的行动。那么这都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所以掌握了这个根本,生活中一切问题都好处理。

5.弟子:师父,平时日常生活中有一种说法,就是有字的纸随便乱扔或者是把它扔垃圾桶里面,或者是包脏的东西,说来生会转生为文盲。

师父:这个从因果上是这样,你不珍惜纸,你将来没有纸用。你比方我们这一代的人,非常珍惜纸。你看见没有,我那个药盒子我都要把它剪成卡片,这是因果。你珍惜它,你种的就是将来用纸方便,有纸用;你不珍惜它,那么你将来就没纸用。文字更是这样,文字是我们人类传承文明、道德的符号,所以珍惜文字,尊重文字就是珍惜你自己的、本有的、应该的、素质的基本点的文字的文化。所以许多文盲就是过去生中不珍惜字的结果,如果我们现在不珍惜字,对字不尊重,我们种的就这个因。

现在我看到街上,有的人拿上什么东西绑着,就在大马路上写那个字,写完以后让大家踩,这种的是最大的恶因,不尊重,不珍惜。跟人一样,尊重你,你高兴。不尊重你,你高兴吗?文字是一种精神的符号,所以这一点呐,现在末法时期表现得最糟糕,所以灾难其中跟这个有关系。所以我们做为佛教徒,一定要珍惜纸张,珍惜文字,这个因果是很明显的。

弟子:师父,那这个有字的纸张咋处理呢,就像我们平时比如商标、说明书这些东西避免不了。

师父:给我搞卫生的人他们都知道,我写那个字,我都放在一个地方,我告诉他们给我到焚化炉里烧了;你也一样呐,你把自己写的字,不管是记载的什么,你应该到焚化炉里烧掉,不应该随便扔。

弟子:我有时剃完头,拿报纸包那个头发扔了。

师父:将来你就没头发。

弟子:孩子每学期用过的课本很多,也要净掉吗?过去都是送给捡纸片的人,这样是否如法?

师父:这个课本处理你就要随顺世间,一个呐你送给有用的人,一个卖给收破烂的也是对的,因为收破烂的人拿回去要做纸浆,他又把那个重新变成纸,也是对的,只要你不把它随便扔就行。

6.弟子:师父,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山河大地都属于无情众生,但是有一个典故顽石点头,顽石它是无情的生命为啥会产生一些有情的动作?

师父: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基本道理,“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有情生命是如来藏性,无情的还是如来藏性,但这里有个区别,有情的叫做佛性,无情的叫作法性。那么山河大地为什么是无情呢?里面缺了一个灵性,就是阿赖耶识。有情的是阿赖耶识,无情的就是四大形成的,没有灵性的那个东西。反过来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对着山河大地说话,“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就是看你的本事了,你如果真正证到了如来藏性,你可以转变一切。你对着石头讲经,随你的心应所知量,那个石头就有了灵性了,这个道理很明白吧?所以这就是我们修到“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佛性。

7.弟子:师父第三个问题就是,进入三摩地是无相的,为啥三摩地会有不同的名称,念佛三昧,海印三味,有的经中提出了几十种三昧。

师父:面,有的叫馒头,有的叫花卷,有的叫面条,有的叫饺子……都是面。三摩地都是定,但是你从念佛得到的三摩地就叫念佛三摩地;持咒得到的就叫持咒的三摩地,所有的三摩地就是看你从哪个方面得到的。你吃饭进入三摩地,这就是你的吃饭三摩地,这不是开玩笑;走路你进入三摩地,那就是你走路三摩地,所以这个三摩地呐,不同的修道人,真正得三摩地的方法不一样,是不是?你从哪个方法得到的就是哪个方法的三摩地,那它都是三摩地。这就是佛法真正的实在意义。

8.弟子:师父,第四个问题是咱们平时宝物非常多,但是佛经中老是提到七宝,这个七宝有什么特别意义吗?

师父:这个七不是一个固定数字。你看我们打七,一个礼拜七天,超度呐一个七,七个七,我们念咒也是七遍,十四遍,二十一遍,七是一个小圆满的周期数。比如婴儿,怀胎以后七天一变化,所以七在宇宙间是一个小圆满的一个周数,所以七不是真正代表七,而是代表一个小圆满,所以这是宇宙里面的一个很难理解的一个神秘现象,它代表一个周期。

弟子:师父《阿弥陀经》提到一个七宝池和八功德水,这个七宝池是不代表七菩提分,八功德水是不代表八正道分?

师父:可以这么理解,佛法的含义是无量义。所以七宝不是七个宝是无量的宝,你这里的宝都是无量的宝,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七个宝?七是代表无量义。八功德水在这里就是的指的八正道,所以这些在佛教里面这些数字都是一个特定的,含义很深的。哪一个数字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它没有说像民间一样,哪个数好,哪个数不好,没这个道理,那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在佛门你真正明白教义以后,你往上数吧,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有代表性,它都能有一个圆满的含义。因为佛法是包容一切法的,佛门是充满宇宙涵盖一切法的,你说那个数字它不就涵盖一切。你能说这个数字好,那个数字不好。所以佛教是圆满的,包容一切的一个状态。

弟子:师父,不同的佛经提到的七宝,其中提到了珍珠、珊瑚和砗磲,这些都是有生命的东西,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说佛经中都已经提到这些东西了,他就买那个珍珠项链,会不会客观上造成杀生。

师父:那杀了吗你?杀生指的是杀。这个已经变成一种物质的东西了,他没有杀生的含义,它已经变成宝物了,它是给你一种祥和的表示,所以这个不能跟杀生联系起来。如果把佛法学到这样狭隘的、执著的、分别的状态,你的心太**了,你会进入一种狭隘的状态,就麻烦了。

9.弟子:实相和无相的本质是什么?

从简单的意义来讲,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实相。但是从根本意义来讲,实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就是实相。无相是从有相的概念来的,它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一个名词,无就代表有,有就代表无,所以从二元对立这个名词上分别出来,无相就是实相,但是真正的实相的含义包括有相,不单一指无相。

比如我们大家最应该记住的一句话“如来藏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这就是有相。这个有相就是从如来藏性这个无相里面显现出来的,所以真正我们修到一定程度上,就应该知道有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实相,所以实相既包括无相,也包括有相。

这个呐最好理解的就是比如我们现在蓝天、白云。如果把蓝天比成实相,那么蓝天实相是无相的,但是呐有白云,白云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形成那个白云,那个白云也是蓝天生出来的呐,所以那个白云也是蓝天,蓝天也是白云,所以实相呐,既包括了蓝天,也包括了白云。这就是中道,不站在有的一边,也不站在无的一边,有无不二,空有不二,都是一个东西。这就我们大家修到一定程度上,真正用中道来修行,这就把宇宙全部涵盖了。如果你不是用中道来修行,你就站在空的上面,有怎么办?有难道不在这个虚空间吗?有也在虚空间,空也在虚空间,所以实相是无相无不相。所以这个我们慢慢地体会,这是跟我们修行的、自己的境界悟有一定的关系,慢慢地来。

10弟子:为什么总是活得很焦虑?

我问你焦虑什么?你自己来回答你焦虑什么?二福女每天焦虑愣四高,愣四高每天焦虑二福女,这个二福女跟愣四高代表一切。二福女焦虑愣四高就是又想得到愣四高,又怕失掉愣四高,愣四高的喜怒哀乐都揪你的心,炸你的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你,这就涉及到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所以愣四高是个全部的代名词。你把愣四高放下不就不焦虑了嘛,你把二福女放下不就不焦虑了吗?这是修行的关键。所以这个呐师父不能回答,得你自己回答。你要放下就不焦虑了,你要老背着,把二福女、愣四高背在身上,你永远焦虑,这是修行真正如何面对实际的问题。我们修行难就难在这里,放不下。刚才我已经讲了,如果你想今生了脱生死,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应该把焦虑放下;如果你放不下焦虑,你现在焦虑,临终焦虑,那就要堕地狱、做饿鬼、当畜生,这是必然的,因果决定的。

11.弟子:诵经时心里头总有其它念,这是业障吗?应该怎么对治?

现在就是你诵经的时候不能一心,这是正常的。因为你现在没有定力,不光是诵经不能一心,你吃饭你都不能一心,大家试呐,你吃饭的时候一心吗?你睡觉的时候一心吗?你连吃饭睡觉你都管不住自己,你诵经你当然更管不住自己了。因为那个经文很生疏,如果文化程度的关系可能还有生字、生词,所以有念是正常的。问题在于你有念,把念收回来,就说不要走思,知道走思你赶紧再念,你知道有了念了,你继续念也行,怕得是你念的念的想起愣四高跑了,跑到公园了,跑到饭馆了,跳舞去了,遛狗去了……就是你不要让妄念拉着你走就行。你这样的话你就慢慢地妄念小了,这是定力,所以这就慢慢地来解决。修行就是要去妄念的,这不光是诵经,其他也一样。

12弟子:一心只想求财,对不对?

对!你正在铺饿鬼的道路,明白吗?如果真正明白佛法的,现在的财你已经定量了,就是你过去生中布施的结果,所以现在有钱、没钱不是求来的。你看看,大家只要注意的话,现在有钱的都是那个二虎旦,你看长得肥肥胖胖的,缺乏头脑的,笨手笨脚的,人家就有钱;反过来精明强干的,能说会道的,特别能够精打细算的,没有财。

财不是求来的,财是过去生中布施来的,这个大家要很清楚。所以财多财少是你过去生中布施的结果,所以现在财富不一样。如果你想现在增加你的财运,那你就要布施,不是求来的。现在你到佛菩萨面前求财,那是迷信,佛不会把钱给你,所以这是真正的迷信。这是从最根本的因果来讲,财是布施的结果,所以佛门一直告诉大家:布施!布施!布施!真正的佛教不是要你那个钱,是要你通过布施改变你的命运。

你比方对我们出家人来讲,你供养我,你供养多、供养少都是给你增加财富。我做为师父来讲,我对你一分钱的接受,也是高兴的;如果我拒绝了,在我们戒律里面是犯戒的。为什么呢?我拒绝了改变你的命运,拒绝了给你增加财富的这个基因,明白吗?所以求财,求字不对。

如果更深层次地讲,“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我们真正进入如来藏性,比如最简单的我们运用耳根圆通法门,我们时时处处守着耳根的闻性,闻性就是自性,守着耳根那个闻性,你的财运就会改变,为什么呢?在如来藏性里面具足一切,所以守着耳根闻性,那么你过去的财来,现在呐财也要进。

我讲实在的,我个人没钱,有钱也不多。当然在我们那个年代,我接触社会比较早,叫做下海吧,我做为国家干部下海是最早的,也有一点钱,但是也不多,你看我这个寺庙建起来了没有?这个寺庙得多少钱呐?一万行吗?十万行吗?百万行吗?千万行吗?大概得亿万!你想想,我哪来的钱呢?

这就是揭露佛教的一个秘密,发菩提心,我要弘扬佛法;我要护持正法;我要荷担如来家业;我要以这个弘扬正法的心报答佛恩,这就是清净心,这就是耳根闻性那个自性,明白吗?所以我的钱就来了,你看我现在还要建养老院,建养老院得大几千万呐,我不愁,我觉得这个钱会滚滚而来。

昨天我跟他们开玩笑,现在人们送来不少大财神在那儿摆着,我说你摆到那个鼓楼的两边,供起来,我们寺院财神这么多,我们寺院决定发财。这里面就内涵的一个因果:你的清净心,你的恭敬心,就是如来藏性。所以不管是供哪尊佛,供哪尊菩萨,你只要用清净心供,就会满你的愿,这是一个秘密。不是用狭隘的、自私的、甚至是损人利己的、嫉妒的等等的心,你供什么也不起作用。这就违背了“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道理。

所以我们大家在我们正法道场常年听经,要把教理从根本上理解才好。所以我现在极力的鼓动大家,自发地发大心,自发地去建设我们这个正法道场,自发地在我们这个正法道场做一切功德,这就是财运。你知道吗?必然给你带来大的福报,今生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现在你会一切顺利。

所以这个就是我从求财这个求字上呐,要真正理解佛法是什么样的,怎么才能得到财,我刚才讲的这些全部是财富的来源。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个财就更多了,是无量的财,你知道吗?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心想事成,想什么得什么,这是真的。

你现在的财有多少呢?你求来求去,不是求这个一千两千、一万两万、十万八万、几百万,仅此而已。就是现在我们国家那几个富翁也就是按亿算,几亿呐,几十亿呐,那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那不是用数字来计算的,是无量的。所以我们现在正法道场的一切,包括我们现在的禅茶会,都是改变我们的命运,如果从财的角度上,都是财的因;都是福报的因;都是智慧的因。因为我们这样做,眼前一切顺利,顺利就是财,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更大的财富,是不这样呐。你认可吗?所以这就是正法。

所以怎么发财我刚才已经讲了,多多地布施、多多地做功德、多多地护持正法,发大心、发大愿,你绝对一切都会好。你不要单纯的从钱上看,这很简单,你身体健康是不是财?我说你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你不要花钱治病吧?你现在身体不健康,你比方现在好些富翁,抑郁症、心脏病、精神病……我看那报道,广州呐,深圳呐,那个精神病院大部分是富翁。你说你挣了钱得病了,把钱大量的花在医院里面,你说你这个钱是富还是穷呢?

很简单,我就多年观察呐,像我们寺院常年来的这些老居士,现在当然年轻的更多了,因为我要看这个结果,常年来的这些老居士一个比一个精神,你们去看:没有病,其中有一个居士,她姑娘前几年就说她妈妈是癌症晚期,她不知道,现在活得比谁都精神,人家还拜忏,八九十岁了,你说这是不是富呐,这是不是财呢?所以你不能单一的就看你那个钱,那几寸长那一张纸,看你的精神,看你的身体。精神就是财富,身体就是财富,是不这样呢?所以大家做为真正的佛门弟子,要真正把这些东西认识透彻才好。

13.弟子:有朋友送来的旧衣服、鞋子可以穿吗?

出家人,像释迦牟尼佛在的时候,许多佛弟子就是到垃圾堆时面捡那个衣服,捡那个破旧衣服,所以修行这个心态,你以清净心修,什么都是清净的;如果你污染心修,什么都是污染的。你说那个旧衣服有细菌,那你吃的饭有没有细菌?你一想,这个饭里面尽是农药,尽是添加剂,你马上就得病了,你不信试呐。哎呀,我天天就是吃得添加剂,我天天就是吃得毒药,你看你很快病了,干净的也不干净了,这就是一个心态,所以佛门这个一切唯心造很厉害,所以旧衣服旧鞋子都可以穿,不要有疑虑。

14弟子:如何理解“无念而念,念而无念”?

这根本不是理解的问题。如何理解我有一个徒弟,一顿饭吃了三十个饺子,师父呐一顿饭吃了三个饺子,你给我理解理解。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到那个境界你才知道,你不到那个境界,我给你讲能讲清楚吗?他吃三十个饺子就舒服,就应该,这就是解释;我吃三个饺子呐也对,我三个饺子就够了,也好。所以三十个饺子跟三个饺子划等号,两个都好,是不是呢?

所以修行的境界问题,不是文字来解释的,无念而念是一种境界问题。你现在一切都是有念,干啥都是有念,念佛也是有念,我念吧。特别现在走偏的,每天我念一万,有的甚至说我念十万,这都叫有念。这个有念本身跟如来藏性,跟阿弥陀佛的法身的无,是不相应的,明白吗?

阿弥陀佛法界藏身有吗?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法界,有吗?你用数字来的有,想跟阿弥陀佛的无相合一,不可能吧?所以无念而念必须是你进入这种念阿弥陀佛的法身,守住耳根闻性,用耳根闻性来念,用耳根闻性来听,自念自听,念到一定程度你就进入一种似乎在念,也似乎不在念,既念也不是念,念也不是像现在这样念,开始一种融入进去的状态。就是你的那个如来藏性,耳根闻性,跟阿弥陀佛那个法界藏身那个法身如来藏性合一了,那么就叫念而无念。

以搞对象为例,一开始搞对象有念,二福女呐今天我约你搓一顿去;明天,愣四高我约你咱们逛达逛达去,有念。搞到一定程度,我看现在网上现代化那个搞对象,那个男的在那儿又吹口哨又在那儿比划,用口哨跟指示传达,这就从声音脱出去了,进入一种手势、表情的传达。如果再进一步两个人很投缘,就进入心心相应,大概你看他一眼,他看你一眼,大概就差不多了,是不是?

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这样呐;搞对象也是这样;交往也是这样,那么就进入一种无念的,用表情表达的一种方式,大概最后连表情也没有了。二福女就在家感应到楞四高现在在想她,他也感觉到想她,这是现在科学证明的。两个人一想(这我也做过调查),很远的地方,比如妈妈想儿子,儿子想妈妈,眼跳,耳热,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无声的传递。

你说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就像这种传递。你跟儿子或者跟你亲人的传递是这样;那么我们跟佛的传递比这个更高级,因为那个磁场大,阿弥陀佛的磁场整个宇宙,你守住耳根闻性的磁场也是跟宇宙同频共振的。你那个传递是不是比像我们现在说的两个远方的亲人想念,眼跳也好,耳热也好,传递更加明显呢?不用语言。这就叫念而无念,可以这么体会,明白吗?这得下功夫。

所以佛教的一切都是一种境界的、实在的表现,它不是虚无飘渺的一个词,所以这些我们大家需要真正通过修行,进入这种境界才好。这些呐都非常好,非常实在。

15.临终往生极乐世界是最大的福报

总之我们大家既然跟正法有缘,在我们这个真实的正法的道场里修行,是大家的真正福报。我跟大家讲,我们真正的福报,就是能够今生离开六道轮回,是不是呢?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哪个福报能比这个福报大呢?所以咱们寺院里面真正能够实现今生了脱生死,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最大的福报,这是根本。这一点我们大家要很清楚,没有任何的福报比得上这个,你就是千万,亿万,比不上这个;你就是这官、那官,你也比不上;这名,那名,也比不上;你再漂亮,再能干,你也比不上。所以我们真正最大的福报,大家必须理解,在我们寺院可以实现的,今生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大家要很清楚的。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今生真正实现这个理想。这是真实的,不是假设的;也不是没有看到的,没有证明的东西,我们这里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大家都经常说一个缘分,你必须清楚,我们真正的缘分就是跟三宝结的这个让你觉悟,当生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个缘。你真实要体会到所有的缘,都比不上这个缘。你夫妻缘也好,儿女缘也好,闺蜜也好……你任何缘分你都比不上三宝让你觉悟,觉悟到了今生能了脱生死,今生必然了脱生死,今生必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说哪个缘份能比上这个缘分呢?比得上吗?所以在我们寺院里面这两个问题就在你眼前。最大的福报临终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缘能够觉悟你,让你今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如常年听经,常年来做义工,大家发自内心地护持正法,修行正法,这就是真正的缘,真正的福报。我们大家必须明白,明白这个以后一切都好办。

好,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仰法师

                                                    禅茶会开示

2025年9月17

文字整理 | 耀智居士

   | 耀临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