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音院

便捷导航

当前位置 讲经说法信息详细
讲经说法
来源:本站 作者:明仰法师 点击数:

恩师讲经.jpg

20251019宣讲《楞严经》_3

00:0017:31

3.三渐次修行概述

 

一、三渐次修行概述

1、修习

所以要通过三种渐次才能够走上正道。现在是指的走上正道。第一个叫“修习,除其助因”。我们修习,修习两个字要注意,究竟修什么、习什么?这里指的是耳根圆通法门。我们必须完全立足在耳根圆通法门上来。因为《楞严经》里面核心的修习的方法就是二十五圣里面的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佛指定的文殊菩萨自己认为也是耳根法门修成功的十方诸佛都是以耳根圆通法门成功的。

所以第一个就指出来“修习”。修就是用耳根圆通法门来修就是除掉我们的习气。这个要很清楚的。所以修习两个字很清楚,用耳根圆通法门来清除我们的毒蜜。首先要“除其助因”。助因就是助长我们那个毒蜜的因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所处人对事的一切因缘使我们离开正道的那个东西。

2、真修

那么第二个是真修,刳其正性”。要真修,那么明白耳根圆通法门这是起码的。这样就真正进入真修,真修那就是用耳根圆通法门。用耳根圆通法门修来刳其正性。那么前面的助因就是我们生活中这些不良习惯比如喜欢吃的五辛,葱、蒜、韭菜等等。那么现在的刳其正性,正性就是淫性,就是男女关系之性。

释迦牟尼佛讲,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非因缘而正性命,这个正性就是指的淫欲。我们从十二类众生里面清楚的看到哪一类众生都是淫欲吧?都是淫欲的追求吧?通过不同的形式追求那个淫欲。胎生是不是淫欲?卵生是不是淫欲湿生是不是淫欲?所有的众生都是因缘而正的性命。

所以要离开十二类众生这个性命就是正性那么就要断淫。刳其正性就是刳其产生十二类众生的这个根本因就是正性,下面都要详细讲。所以这个地方要很清楚,助因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追求五辛的享受,障碍道正性就是男女的淫欲之性。

3、增进

那么第三增进,违其现业。现业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不良的东西。这就说要真正净化我们的身语意净化我们的身体,净化我们的语言,净我们的思想。所以把现在的一些违背清净的东西都去掉。概括下来就是杀盗淫妄,就是贪嗔痴,就是财色名食睡,这就是现业。

这我们大家很清楚,在不明白教理的情况下,现业就是这些。末法时期的现业越演越烈,最明显的是战争。你看俄乌战争打得多凶啊巴以战争打得多凶啊!所以这就是现业。所以真正进入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个根本的改变命运的道路上来那么这个三个渐次的纲领大体如此。那么下面具体的来讲。

二、众生四食是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

十二类众生都需要食物来喂自己的色身。那么要想离开十二类众生这个颠倒,那么首先在吃的上面要下功夫。那么食有净食清净,有染食污染的食,使我们进入清净的饮食中。这里面详细讲了十二类众生的四食”。

一个是段食”。比如我们人每天三顿饭,那么这就是段食,包括六欲天的天人,包括畜生。这都是段食一顿一顿的吃。

触食”。还有一类众生对于饮食不是用口来吃,而是用鼻子闻。闻这就是触,感触而吃饭就饱了。那么吸它的气,以气来得到满足这就是鬼神一类的,它不是吃,而是闻那个气味。我们自己吃是实际的吃这个食物,那么鬼神触食是闻那个气味。以气味为食这就是触食。

思食那是比较高级的了。修行人进入四禅定,禅悦为食,在禅定中一想就吃了。是意识上,意识的作用,一想就吃了。那么这就是到了色界,在我们三界里面的色界四禅定的人就是思食一想就吃了。

那么还有一种是识食。那么识食是这个天上的二十八天里面的识无边处天的天人,就是阿赖耶识这个意识上,也不是思了,又比这个思高一级,在意识上认为吃就吃。

那么通过这四种食,可以看到不同的众生不同的食欲的状态。越低级越是粗,越高低越是细,是不这样的?我们人跟畜生一样是很低的,吃起来跟那个猪差不多,狼吞虎咽。人家说,妈妈喜欢让儿子多吃一点,你吃呀,你要狼吞虎咽的那样吃呐,认为是种好事。

你看比我们高级的鬼神就比人吃的要高级一点闻气味那么到了四禅天,思想一想,就吃了到了识无边处天的时候,意识上认为吃了就吃了。你看这就是不同层次,虽然是十二类众生,但是十二类众生的高低差别就看到了。

所以这里感悟到我们作为人要真正解脱要明白这些道理,所以修行人必须是节食。节食少吃一点,不要狼吞虎咽。少吃一点,起码是要比吃的圆滚滚的,吃的上吐下泻的状态要高级一点。是不这样?所以这里都是道,让我们真正进入清净的道,来一步一步走的,这里就涉及到渐次的问题。

所以成佛成道,那么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是住此是正觉正语。那么我们必须在食上面看到什么是正法,什么不是正法。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要节俭,这是符合这个根本道理的不是现在的浪费。

现在浪费,浪费就是低级里面的低级就是段食的结果、追求。你看现在人吃的想吃天鹅,想吃海里的乌龟王八,追求的不得了穿的嘛,长腿、短腿、瘦腿、肥腿,这都是断食所造成的低级行为。是不是我们可以从这里悟到这些道理呢?要进入清净,进入清净才是。

三、从食入手去除助因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这里面渐次里面的第一步,让我们在食物上面下功夫,在我们每天吃的东西上下功夫。就说我们应该体会到要想修道你的一切都要进入道中不是说光念一念,背一背。让我们所有的身心,包括饮食在内,所有的都要进入道中,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因为一切跟清净二字联系,一切跟污染二字联系。清净就是佛道,污染就是十二类众生,就是六道轮回,就是三恶道。所以这里都是引导我们大家把我们的身语意都进入清净的道中。

首先告诉我们,众生食甘淡有益的东西就能生存。食甘故生甘是清净。你要想长寿吗?要想健康吗?你食甘这里告诉一个根本道理。你要脱离低级趣味吗?你吃甘。甘是露甘,甘是清净,是不这样?跟现在社会这个状态不一样吧?所以修道让你食甘,就是现在的健康长寿也要食甘就是清净。

现在都讲究什么保健,吃保健品,说是吃肝的就能够让肝强盛,吃肺的就能让肺强盛,吃心的就能让心健康所以掏心掏肺去吃。你看,跟宇宙的真理不一样吧?现在让你健康,让你长寿,让你成道,让你食甘。所以佛教是素食就从这里来。素食就接近于甘。佛教让你吃的尽量少,所以打坐要调饮食。让你吃的时候,最多吃个六七分就差不多了。念佛轻松,打坐轻松,持咒轻松,这都是甘的具体体现(未完待续)

仰法师宣讲

20251019

文字整理 | 耀闻居士

   | 耀居士

    | 耀古居士

结尾图片最新版.jpg

【 收藏本页 】 【 打印文件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