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心不贪淫修现业
一、心不贪淫修现业
所以“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这就告诉我们,真正要超越生命、离开六道轮回,那么你以淫欲为代表不要向外追求,断你身淫,断你心淫,身心淫欲断尽,那么身心清净。身心清净了,那么贪嗔痴、杀盗淫妄自然消减。
我们联系实际是不这样呢?哪个贪官污吏不是追求淫欲的结果呢?自古以来哪个皇帝的倒霉,都不是在美女面前的倒霉吗?所以佛教把这些讲得很清楚,让我们进入清净就要控制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向外的追求,向外色声香味触法的追求,不要向外奔流,“流逸“。
流逸的结果就是灾难,就是人类的灾难,就是地球的灾难。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我们修清净心,眼睛不向外面追求色;耳朵不向外面追求声音;鼻子、舌头不向外面追求味道;身体不向外面追求享受;思想不去追求这些不应该追求的东西,真正进入清净,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真正能够把所有的相,认识到它是虚妄的,是假的。前面讲了,捏眼睛,眼睛出现了“花”,是假的。认识到这个以后,那么控制住我们的身心向外的奔逸,那么我们就能够进入清净,我们就能够彻底改变我们的命运。我们现在就应该联系到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让我们进入清净,都是让我们不要向外奔逸。
念佛,要进入清净一心不乱,那你就不要向外追;打坐,想明心见性,不要向外面去追;持咒,要进入三密相应,不要向外追;做功德,要进入清净,就不要想别的东西。以清净心来念佛、来打坐、来持咒、来做功德,真正进入无我的状态,才能够进入清净。
有“我”这个假的“我”存在,一切在“我”的这个假我的控制下,比如现在以假我为核心追逐一切,就不可能进入清净,只能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污染。
所以“现业”就是让我们停止淫欲的奔逸,流逸,停止贪嗔痴的流逸,停止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追逐的流逸,所以现业。所以一切法门都是让我们落实在这个上面的。要清楚不是为了念佛而念佛。
念佛,就是让你眼耳鼻舌身意不要向色声香味触法流逸;打坐,还是让你眼耳鼻舌身意,不要向外面流逸;持咒,还是不让你眼耳鼻舌身意向外流逸;让你做功德、当义工,还是让你护持正法,不要向外流逸。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所以一切法归到了六根不要向六尘流逸,进入清净二字。不是为了念佛而念佛,不是为了打坐而打坐,不是为了持咒而持咒,都是让人进入身清净、心清净。这才能够得到三摩地,这才能够证到神通。
所以这就是真正的正法,在我们身上如何体现,如何修行,如何念佛,如何打坐,如何持咒,如何做功德。这讲的是非常具体的。
二、心不逐外归本元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我们大家很清楚,我们自己无始以来离开了本元。本元是什么?如来藏性。我们无始以来就跟无明生活在一起。无明叛变了本元,我们就是叛变里面其中的一员。无明就是向外流逸,最初的一念无明离开了如来藏性,就是向外,向外流逸。
向外流逸所以产生了有情生命,产生了宇宙世界。所以生命跟世界都是流逸的结果。明白吗?我们现在就是在流逸中的一个成员,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轮回,生生世世在三恶道里,生生世世在三界里。
所以这里告诉我们“因不流逸”。眼耳鼻舌身意不要向色声香味触法去追。我们虽然自己有个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但是不要追逐,安定在当下,安定在耳根闻性上,不要继续向色声香味触法追。念佛如是,打坐如是,持咒如是,做功德如是,安住在当下的耳根闻性上,这就解决了不要向外面流逸的状态。
虽然我们生活在色声香味触法中,也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但是我们不去追,是安住当下。安住——是不动,追——是向外跑,向外求,所以这是两个状态。所以我们要能够不向外流逸,眼耳鼻舌身意不去追逐色声香味触法。这一点是很好体会的。这个世界就是个流逸的世界,就是一个追逐外尘的世界。
所以“旋元自归”,只要不要向外面流逸,“旋元”——倒回来。“自归”——自然就回到了如来藏性,清净本然的这个状态上,这就是修行的方法。念佛,是让你不要向外面流逸,旋元自归,就是一心不乱;打坐,不要你上外面奔流,你回归就是明心见性;持咒,不让你向外流逸,那么你就是三密相应,所以自然的就回到了如来藏性这个本元上了。
大家很容易体会,比如你现在听经,你一心在听经,你是不是旋元自归呢?你这个时候你还想色声香味触法吗?想愣四高?想二福女?想中午吃扒肉条?想今天挣多少钱?不想了吧?
所以只要把心收回来,不向外奔流、流逸,那么就旋元自归。说起来也很简单,只要反回了,就是观音菩萨告诉我们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只要反回来,守住耳根闻性,用耳根闻性来闻耳根闻性,那么自然旋元自归。
三、临终一念不流逸得往生
各位,往生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不管你过去是个什么样的,只要你有善根福德因缘,比如来到我们寺院,那么经过助念,经过开示,让他不向外奔流,让他不向外面想,不想他过去的一切,妻子也好、儿女也好、财产也好、地位也好等等,让他不想了,旋元自归。皈依了三宝,一心念佛,就能够往生。这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这里助念团应该是很清楚的。多年搞助念的人对这一点很清楚,只要这个人当下旋元自归,当下不要向外面流逸,当下就能够跟佛相应,当下就能够跟极乐世界相应,当下就能够往生?你看这个厉害不厉害呢!?所以佛教一切都是证明的,在我们寺院里面,一切都是能够用例子来说清楚的。
那么往生的人过去并没有怎么修行,在临终的时候能够不流逸,能够那个时候不流逸,当下不流逸,就能够旋元自归。你说容易不容易?只要有善根福德因缘,很容易,就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命运彻底改变了吗?
所以这个我们大家可以真正体会到临终一念不流逸,这一念就能够旋元自归,这个旋元自归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这样?你们应该参加助念,你就会体会到的。
临终一念不流逸,就能够回归自性,旋元自归。何况我们现在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天天修不流逸,天天让你旋元自归,那你临终往生还有问题吗?那么你必然在临终即往生,而且是品位很高的,在三类九品里面,你起码是中上。
那么临终一念不流逸,临终一念旋元自归,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不会高,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不错,就永远离开了六道轮回,永远离开了三恶道。何况我们大家现在明理以后呢?
你现在就尽量不要向外流逸。念佛,不要向外流逸;打坐,不要向外流逸;持咒,不要向外流逸。这里面告诉你,也不是哪个佛号决定的,是不流逸决定的;不是哪本经决定的,而是不流逸决定的;不是哪个咒决定的,而是不流逸决定的。明白吗?
所以“法无定法,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一切法都是解决不流逸,旋元自归的问题。明白吗?哪个法能让你不流逸,哪个法好;哪本经让你不流逸,哪本经好;哪个佛号让你不流逸,哪个佛号好。是不是这样?所以知道一切法都要进入不流逸,都要进入旋元自归这个根本上来,就成功。
这是我们临终助念看到的。所以临终念阿弥陀佛能够进入,那么就念阿弥陀佛;念地藏菩萨能不流逸,能够旋元自归,就念地藏菩萨;念观音菩萨能够不流逸,旋元自归,就念观音菩萨;念《往生咒》能够旋元自归,不流逸,就念《往生咒》。明白吗?(未完待续)
上明下仰法师宣讲
2025年10月26日
文字整理 | 圣心居士
校 对 | 耀荣居士
发 送 | 耀古居士

千手千眼观音院 版权所有 蒙ICP备19003669号
咨询电话: 17704884196 1347481157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20220000005
蒙公网安备15000002000102